- 0
智慧广电学院成功举办文物数字化保护系列讲座 深化产学研融合赋能文化传承
- 作者:宣传员
- 来源: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
- 时间:2025-04-23
4月14日至17日,由四川传媒学院智慧广电学院与文物数字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物数字化保护”系列学术讲座圆满落幕。活动聚焦革命文物与三星堆文明两大主题,通过理论讲授、案例解析与圆桌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为师生搭建起跨学科交流平台,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创新路径。
首场讲座聚焦革命文物 数字化技术激活红色基因
4月14日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禄山以《“革命文物”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物》为题开启首场讲座。刘院长以川陕革命根据地文物、抗战手稿等珍贵案例为切入点,系统梳理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并分享“重走长征路”调研中的鲜活故事。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三维扫描、虚拟修复等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活中的应用,强调革命文物承载的政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需通过年轻化表达实现破圈传播。
互动环节中,学生围绕“革命文物数字化传播的沉浸式体验设计”等议题积极提问,刘禄山与多位专业教师展开跨学科对话,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更为学院开发红色文化数字化课程、建设实践案例库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星堆文明解码中华文明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出海
17日晚,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映福教授带来《黄金和美玉:三星堆遗址神权用器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专题讲座。李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讲述方式,结合三星堆黄金面具、玉璋等文物的考古发现,揭示古蜀文明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互鉴,阐明“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其提出的“技术赋能文化IP传播”理念,为艺术与科技、影视技术等专业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开辟新思路。
在杨晓舟副主任主持的圆桌论坛中,李映福教授与艺术与科技专业主任谢雨岑、游戏设计专业主任曾寒晶等专家,就“三星堆文明的世界性数字化传播”展开深度研讨。与会者提出构建教学数字资产库、开发文物主题交互游戏等创新方案,这些成果将直接转化为学院教学改革举措,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
跨学科融合培育复合人才 助力文化传承创新
此次系列讲座是智慧广电学院“技术赋能数字文化内容创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实践。两场学术盛宴不仅为师生毕业设计、实践项目提供选题方向,更通过行业前沿动态与教学资源的深度对接,助力培养兼具文化底蕴、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革命文物与三星堆文化为主题,开发特色课程模块,推进数字化传播项目落地,持续为文化遗产保护与行业创新输送川传智慧。此次活动也标志着学院在产学研合作领域迈出新步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注入强劲动能。